企业服务
企业服务
发布时间 : 2018-08-02 访问次数: 5048次
包括内容:衢州协同创新服务站、技术成果平台、企业需求
1、 浙江省化工学会衢州协同创新服务站
⑴ 简介
根据浙江省科协2017年1月23日“关于申报2017年度浙江省科协服务科技创新项目的通知”精神,由浙江省化工学会牵头联合省内氟硅新材料相关的高校、重点研发机构和企业,与衢州市共同建立了“浙江省化工学会衢州协同创新服务站”(以下简称“协同创新服务站”)。
协同创新服务站建设期从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面向衢州市氟硅新材料产业发展的需求,重点开展以下八个方面的工作。
1、建设服务载体。省化工学会将组建由大学,科研院所和相关骨干企业教授和专家组成的专家团队,面向衢州氟硅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对接海智计划基地等服务载体,建立人才引进与培养,技术咨询和服务的创新服务站。
2、整合资源。省化工学会将建立和完善氟硅产业先进技术成果库、优秀科技人才库,整合学会相关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相关企业的科技资源,加强宏观组织和系统集成,促进产学研有机结合,积极研制重点产业升级技术路线图,为产业园区转型升级规划提供技术保障和咨询服务。
3、提供战略服务。帮助示范区解决优势资源科学开发和高效利用、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氟硅钴尼龙及其配套产业升级改造等重大战略中的关键技术问题。
4、人才对接。以专家团队首席科技专家牵头,专家团队中各研究领域教授和专家轮流派驻产业园区,定期组织学会相关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科技项目和专业人才进行对接,促进研究机构与产业园区企业之间的知识流动与技术转移,切实帮助中小微企业和基层一线解决技术和管理难题。支持推进浙江大学与衢州学院联建工程师学院(培训中心)。帮助衢州学院、衢州职业技术学院、巨化职业技术学校等院校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和输送人才,在龙头骨干企业建立本科生、研究生实习培养基地,让更多的学生提前与企业接触和互动,进行双向选择。
5、联合攻关和成果转化。以大学或企业为研究开发主体,校企合作,共同进行新产品开发,新工艺研究,产品应用研究,工程技术放大、生产工艺改进和产业关键技术突破,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和新应用,并将科技成果在相关企业实施转化,帮助企业产业转型升级,提升竞争能力。
6、利用海外资源。利用中国科协“科技信息服务企业创新”项目库的国外专利信息资源和省化工学会海外校友会资源,帮助龙头骨干企业引进先进适用技术开展系统技术服务和知识产权服务等;在重点企业开展创新方法培训,指导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帮助衢州市八大企业和相关中小企业研究院提升自主研发能力。
7、推进成员单位——浙师大、衢州氟硅技术研究院、衢州学院与巨化等联合筹建并运行“含氟专用化学品合成与应用研究”行业工程实验室;开展碳制冷剂/发泡剂/气雾剂/清洗剂复配应用、锂电池添加剂、氟硅功能制剂、造纸化学品、电子化学品合成、分离纯化、应用研究、检测和性能评估等服务。
8、帮助和支持企业承接国家,省级技术攻关项目,承接地方委托的产业转型升级所需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协同创新攻关等项目,帮助推进整个行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技术升级,培育新兴产业特别是氟硅钴尼龙下游加工型产业群,实施新技术推广和应用,提升传统产业,发展低碳经济,建设美丽衢州。
通过上述建设工作,将达到以下三个目标:
1、整合资源,发挥优势。充分利用学会各类人才,创新条件和各种平台的资源优势,针对衢州氟硅产业发展中的科技需求和关键技术问题,协同创新,合作攻关,助力企业产业转型升级,不断提升学会创新服务能力和水平 。
2、持续发展,人才优先。结合衢州氟硅新材料产业需求,坚持人才为根本,加强本地培养、外部引进相结合,从技术、生产、管理和知识产权等方面培养和造就能为企业发挥更大作用的人才队伍,实现人才强企,人才强市战略,推动衢州氟硅新材料产业可持续发展。
3、协同创新,合作共赢。围绕助推衢州氟硅新材料产业加快发展为目标,加强与衢州市政府部门、科研院校、社会团体组织、国内外知名企业等单位的密切合作,建立专家和国内外知名企业联合攻关的技术创新模式,形成高效率的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工作机制,积极搭建多层次、多学科、多形式的科技协同创新服务体系,不断开发创新载体,助推创新平台建设,促进各方合作共赢。
⑵专家团队
序号 |
姓名 |
职称/职务 |
研究领域 |
单位 |
邮箱 |
1 |
包永忠 |
教授 |
聚合工程 |
浙江大学 |
yongzhongbao@zju.edu.cn |
2 |
陈丰秋 |
教授 |
反应工程 |
浙江大学 |
fqchen@zju.edu.cn |
3 |
陈新志 |
教授 |
化学工程 |
浙江大学 |
xzchen@zju.edu.cn |
4 |
范宏 |
教授 |
聚合工程 |
浙江大学 |
hfan@zju.edu.cn |
5 |
冯连芳 |
教授 |
聚合工程 |
浙江化学 |
fenglf@zju.edu.cn |
6 |
高翔 |
副教授 |
聚合工程 |
浙江大学 |
gaox@zju.edu.cn |
7 |
顾雪萍 |
副研究员 |
聚合工程 |
浙江大学 |
guxueping@zju.edu.cn |
8 |
李伯耿 |
教授 |
聚合工程 |
浙江大学 |
bgli@zju.edu.cn |
9 |
雷乐成 |
教授 |
环境工程 |
浙江大学 |
lclei@zju.edu.cn |
10 |
潘鹏举 |
教授 |
聚合工程 |
浙江大学 |
panpengju@zju.edu.cn |
11 |
钱超 |
副教授 |
化学工程 |
浙江大学 |
qianchao@zju.edu.cn |
12 |
任其龙 |
教授 |
化学工程 |
浙江大学 |
renql@zju.edu.cn |
13 |
单国荣 |
教授 |
聚合工程 |
浙江大学 |
shangr@zju.edu.cn |
14 |
王靖岱 |
教授 |
反应工程 |
浙江大学 |
wangjd@zju.edu.cn |
15 |
张林 |
教授 |
化学工程 |
浙江大学 |
linzhang@zju.edu.cn |
16 |
张治国 |
副教授 |
制药工程 |
浙江大学 |
zhiguo.zhang@zju.edu.cn |
17 |
胡军 |
教授 |
电子化学品 |
浙江工业大学 |
hjzjut@zjut.edu.cn |
18 |
李小年 |
教授 |
化工催化 |
浙江工业大学 |
xnli@zjut.edu.cn |
19 |
潘海天 |
教授 |
化工控制 |
浙江工业大学 |
htpan@zjut.edu.cn |
20 |
佘远斌 |
教授 |
化工自动化 |
浙江工业大学 |
sheyb@zjut.edu.cn |
21 |
王旭 |
教授 |
高分子材料 |
浙江工业大学 |
wangxu@zjut.edu.cn |
22 |
许响生 |
教授 |
氟硅精细化学品 |
浙江工业大学 |
xiangshengxu@zjut.edu.cn |
23 |
郑裕国 |
教授 |
生物化工 |
浙江工业大学 |
zhengyg@zjut.edu.cn |
24 |
朱伟东 |
教授 |
工业催化 |
浙江师范大学 |
weidongzhu@zjnu.cn |
25 |
蒋剑雄 |
教授 |
有机硅合成 |
杭州师范大学 |
fgeorge@163.com |
26 |
来国桥 |
教授 |
有机硅合成 |
杭州师范大学 |
laiguoqiao@aliyun.com |
27 |
倪勇 |
高级工程师 |
有机硅合成 |
杭州师范大学 |
759084053@qq.com |
28 |
邱化玉 |
教授 |
高分子化学 |
杭州师范大学 |
huayuqiu@163.com |
29 |
汤龙程 |
副研究员 |
复合材料 |
杭州师范大学 |
lctang@hznu.edu.cn |
30 |
伍川 |
研究员 |
化工 |
杭州师范大学 |
chuanwu@hznu.edu.cn |
31 |
吴连斌 |
副研究员 |
应用化学 |
杭州师范大学 |
wulianbin@hznu.edu.cn |
32 |
徐利文 |
研究员 |
有机化学 |
杭州师范大学 |
liwenxu@hznu.edu.cn |
33 |
葛承胜 |
教授级高工 |
化工 |
衢州学院 |
gechengsheng@qzu.zj.cn |
34 |
吕亮 |
教授 |
超分子功能材料组装 |
衢州学院 |
lianglv_buct@126.com |
35 |
吕延文 |
教授 |
有机合成 |
衢州学院 |
qzlyw@qzu.zj.cn |
36 |
吾国强 |
教授 |
化工 |
衢州学院 |
zjwgq@163.com |
37 |
郑土才 |
教授级高工 |
绿色有机合成与催化 |
衢州学院 |
tczheng2004@ aliyun.com |
38 |
陈清 |
高级工程师 |
有机硅(合成) |
浙江省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Chen_qing@sinochem.com |
39 |
戴稼盛 |
教授级高工 |
氟化工(聚合) |
浙江省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daijiasheng@sinochem.com |
40 |
丁元胜 |
高级工程师 |
氟化工 |
浙江省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dingyuansheng@sinochem.com |
41 |
方路 |
高级工程师 |
分析化学 |
浙江省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fanglu@sinochem.com |
42 |
徐卫国 |
教授级高工 |
氟化工(精细) |
浙江省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xuweiguo@sinochem.com |
43 |
张建君 |
教授级高工 |
氟化工(替代品) |
浙江省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zhang-jj@yeah.net, zhangjianjun@sinochem.com |
44 |
魏优昌 |
教授级高工 |
含氟精细化学品 |
浙江省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weiyouchang@sinochem.com |
45 |
付俊 |
研究员 |
高分子物理与化学 |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
fujun@nimte.ac.cn |
46 |
李建 |
高级工程师 |
氟硅功能材料 |
衢州氟硅技术研究院 |
lijianoliver@aliyun.com |
47 |
宋金星 |
高级工程师 |
有机硅 |
传化集团有限公司 |
songjinxing@126.com |
48 |
蒋琦 |
高级工程师 |
氟化工 |
巨化集团 |
43988443@qq.com |
49 |
王树华 |
教授级高工 |
氟化工 |
巨化集团 |
jswsh@juhua.com.cn; wsh100000@vip.sohu.com |
50 |
任不凡 |
教授级高工 |
有机硅 |
新安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Ren_bf@wynca.com |
51 |
姜术丹 |
专利代理人 |
知识产权 (氟硅) |
浙江永创智诚专利事务所 |
jiangsd@dunhekeji.com |
52 |
吴晓军 |
高工 |
化学工程 |
浙江天正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
wuxj@zpcdi.com |
53 |
罗霞 |
高级工程师 |
知识产权 (氟硅) |
中化蓝天集团有限公司 |
luoxia@sinochem.com |
54 |
俞宏伟 |
副总工程师/高工 |
氟化工 |
巨化科协化工学会 |
yuhwei05@163.com |
55 |
陈文森 |
教授级高工 |
化工 |
浙江省石油化工协会 |
chwese@sina.com |
56 |
胡锡云 |
工程师 |
氟化工 |
中国氟硅协会无机氟专委会副秘书长 |
jszxhb@163.com |
57 |
黄新艳 |
教授级高工 |
精细化工 |
浙江省化工学会 |
huangxinyan@163.com |
58 |
王大枋 |
教授级高工 |
有机硅 |
浙江省有机硅材料行业协会 |
hzwdf1949@163.com |
59 |
许征 |
副研究员 |
有机硅 |
杭州师范大学 |
zhengxu@hznu.edu.cn |
60 |
代伟 |
副教授 |
氟化工 |
杭州师范大学 |
daiwei@zjnu.cn |
61 |
张国栋 |
高级实验师 |
有机硅 |
杭州师范大学 |
|
62 |
詹晓力 |
教授 |
有机硅 |
浙江大学 |
xlzhan@zju.edu.cn |
63 |
张增英 |
高工 |
有机硅 |
浙江省氟化学工业协会 |
zzy5056@163.com |
64 |
贠军贤 |
教授 |
工业催化 |
浙江工业大学 |
|
65 |
姚楠 |
教授 |
工业催化 |
浙江工业大学 |
|
66 |
李勇进 |
教授 |
高分子材料 |
杭州师范大学 |
yongjin-li@hznu.edu.cn |
67 |
许青青 |
副教授 |
材料 |
衢州学院 |
285612328@qq.com |
2、 技术成果平台
序 号 |
成果(技术)名称 |
联系人 |
电话 |
备注 |
1 |
热膨胀聚合物微球的制备与应用技术 |
李静 |
15868456605 |
|
2 |
一种从制备HFC-125的废催化剂中提取三正丁胺的方法 |
李静 |
15868456605 |
|
3 |
低含量全氟羧酸废水处理技术 |
李静 |
15868456605 |
|
4 |
二茂铁基抗迁移燃速催化剂 |
李静 |
15868456605 |
|
5 |
用于糖尿病检测和治疗的糖敏材料 |
李静 |
15868456605 |
|
6 |
小孔径微穿孔镍板 |
李静 |
15868456605 |
|
7 |
新型有机硅单体合成及分离技术 |
李静 |
15868456605 |
|
8 |
绿色高效有机硅阻燃复合涂料/泡沫材料的关键制备技术 |
李静 |
15868456605 |
|
9 |
氟硅橡胶关键制备技术 |
李静 |
15868456605 |
|
10 |
环保型水性有机硅防水乳液 |
李静 |
15868456605 |
|
11 |
催化加氢脱氯技术 |
李静 |
15868456605 |
|
12 |
工业有机废气(VOCs)净化处理催化剂 |
李静 |
15868456605 |
|
13 |
二氟二氯甲烷氟化合成四氟甲烷催化剂 |
李静 |
15868456605 |
|
14 |
流程工业生产实时应用系统 |
李静 |
15868456605 |
|
15 |
快速响应客户订单的电子元器件制造行业信息化集成系统平台 |
李静 |
15868456605 |
|
16 |
环境污染物的快速光谱检测方法和技术 |
李静 |
15868456605 |
|
17 |
多级串联一体式气浮废水处理技术 |
李静 |
15868456605 |
|
18 |
超级温室气体三氟甲烷绿色资源化转化技术开发 |
李静 |
15868456605 |
|
19 |
化合物温室效应(GWP)值测试技术 |
李静 |
15868456605 |
|
20 |
合成取代芳胺系列产品及衍生物的催化剂技术 |
李静 |
15868456605 |
|
21 |
废气生物净化技术 |
李静 |
15868456605 |
|
22 |
化工过程强化——超重力技术在生物柴油生产中的应用 |
李静 |
15868456605 |
|
23 |
高性能核酸提取磁珠试剂 |
李静 |
15868456605 |
|
24 |
低温催化裂解HCFC-142b裂解制备VDF催化剂技术 |
李静 |
15868456605 |
|
3、 企业需求
请下载企业需求表,并填写返回至邮箱lijing1006@zju.edu.cn,我们会尽快联系专家库中专家并给与反馈。